脑球

北京
更多
天气| 公交车| 火车| 汽车| 旅游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资讯 >> 心理健康 >> 文章详情

上一篇下一篇

抑郁症患者怎么吃药?

“吃药会变傻”、“抑郁症治疗心理就行”等,是抑郁症患者家属最常出现的误区。因此,临床上竟有高达70%的患者未得到系统的药物治疗。其直接后果就是影响治疗、加重病情,甚至让病人失去生命。本期有关专家将帮您走出误区、指导用药。

抑郁症患者怎么吃药?

中重度患者必须要服药

专家小传

王向群,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副院长、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副理事长、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秘书长、国家卫生部保健局保健会诊专家

“是药三分毒”。在许多中国人的观念中,中药很安全,西药能不碰就不碰。受此影响,很多抑郁症病人从未接受过正规的药物治疗。

根据粗略统计,现在临床上没有得到系统药物治疗的患者约有70%。对此现状,我们颇为担忧。因为抗抑郁药起效要2—3周,而在临床上,确有一些患者缺乏耐心,一会试试百优解、一会做针灸……最后一点效果都没有。

其实,许多抑郁症患者并不能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因此也不可能主动配合用药,而家属则是导致这一结果的关键因素。说到底,患者不能规律服药主要是受三方面因素的影响。首先,有人高估了精神类药物的毒副作用,如“吃了抗抑郁药脑子会变笨”等;其次,也有少数人把抑郁症看成了精神上的不治之症,认为抑郁症是“脑子坏了,治不好”,低估了抗抑郁药的有效性;第三,最令人担忧的是,有相当数量的家属认为抑郁症是“脑子里没有想明白”,“调整调整就好了”,根本不用吃药。

当然,我们并不是要否定中药和针灸等对抑郁症的治疗效果。对有些轻、中度抑郁症患者来说,我们并不反对把这些方法当作辅助治疗手段或用来代替药物治疗。特别是认知心理疗法,通俗点可以理解为“做思想工作,转变病态的思维方式”,确实是抑郁症综合治疗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如果患者的病情已达到重度抑郁的程度,用不用药就成了性命攸关的事情。一个患者如果已经出现了自杀行为,这时中药、扎针的效果往往赶不上寻死的意念。只有早用药,才能尽早开始和死神争夺时间、挽救患者的生命。

在接诊过程中,很多家属都会问,如果病人不吃药有什么害处。我们会干脆地回答,一个人连命都没了,还会有更严重的结果吗?因此,几乎每个负责任的医生都会建议,中、重度抑郁症患者一定要系统用药;考虑到抑郁症患者对自身症状不敏感和缺乏自控的特点,住院治疗比门诊治疗更能保证药效。

近年来,抗抑郁药物推陈出新,为抗击“心魔”提供了更有力的武器。但在用药过程中,常会出现一些误区,影响疗效、甚至带来毒副作用。

跟着别人用药。看别的病友治疗效果好,就跟着别人的处方吃。其实每个人对抗抑郁药物的治疗反应大不相同,性别、年龄、身体情况、病症首发或复发、以往及目前用药情况,甚至患者及家属的喜好及经济能力都会影响治疗方案。所以,患者及家属应与医生做好沟通工作,量身订制治疗方案来保证最佳疗效。

服药缺量少顿。抗抑郁药常在足够剂量下服用4—6周才能见效,在8—12周内病情才能得到改善。所以服用剂量不足、漏服都会导致疗效不佳,浪费时间和金钱,延误病情。患者本人可能受病情影响无法保证这点,此时家属应加强督促,比如上好闹钟,把相应剂量的药物提前放入药盒,每次看患者服下。

多种药物一起服用。同时使用两种以上的抗抑郁药并不会有相应倍数的功效,反而可能增加毒副作用产生的几率。一般只有在足量、足程治疗和换药治疗无效时才考虑联合用药。

一开始就大剂量服用。足量服药并不代表使用的药物剂量在全程中都是一定的,相反,服药剂量应逐渐增加,这样可以减少不良反应,也可避免患者对服药的抗拒。

症状缓解后马上停药。抑郁症是一种容易复发的疾病,突然停用抗抑郁药易导致抑郁反复,病情加重。其次,突然停用抗抑郁药易产生撤药反应,如头痛、睡眠障碍、恶心、易激怒等。所以,在急性期治疗后,还应保证巩固期、维持期两个阶段的治疗。(谢世平 )
并发症要合并用药

案例:今年50多岁的老张,以前一沾枕头就鼾声四起。可最近一个月来,他老翻来覆去睡不着,安眠药也不管用。而且他还总是垂头丧气、不愿和人说话。看着老张越来越瘦,妻子怀疑他可能长了瘤子,但到了医院以后,检查一切正常。医生建议他到精神科看一看,结果竟然是抑郁症,并伴有睡眠障碍的并发症。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理医学科主任季建林:临床上,抑郁症的并发症十分常见,而且经常喧宾夺主,让人看不到问题的本质。其中,睡眠紊乱就是抑郁症最常出现的一种并发症。在生理方面,抑郁症的并发症状还包括食欲紊乱、性欲减退、精力丧失、头晕胸闷、心慌气短、疼痛麻木等;在精神方面,抑郁症经常伴随广泛性焦虑、强迫和惊恐发作等,严重的患者还可能出现精神病性症状,如幻觉和妄想。

相比起单纯以抑郁为症状的抑郁症,有诸多并发症状的抑郁症让精神科医生更为棘手。一方面,对这类并发症状多而复杂的患者,医生必须合并用药,其中药理错综复杂,技术难度很大;另一方面,与单纯性抑郁症相比,这类患者用药后起效慢、疗效经常不尽人意,预后也较差。

对这类患者,合并用药是基本的用药原则。首先,对有睡眠障碍的抑郁症患者,可以选用具镇静催眠作用的药物,如阿米替林、马普替林等,这样可以收到双重效果;另外,也可以在服用抗抑郁药的同时,合并使用一些安眠药,如阿普唑仑、艾司唑仑、氯硝西泮等苯二氮卓类药物,特别应该注意的是,如果一种安眠药开始失效时,不能通过加大剂量来维持药效,而应换一种药物类型。另外,像经常伴有强迫症状的抑郁患者,可以在使用抗抑郁药的同时合并使用一些抗焦虑药,也可以使用一些对抑郁症和焦虑症都有作用的药物,例如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和氟伏沙明等。

治疗抑郁症,药物选择有其共同原则,现在就向读者作简要的介绍。

如果诊断结果为轻度抑郁,如社会功能交往兴趣降低、工作效率下降,但并没有出现相应的生理问题,再加上亲友及各种社会关系能有效支持患者的话,患者可不用吃药。这时,以认知行为疗法为主的心理治疗就能起效。所谓认知疗法,就是从调整患者的看法出发,来改变情绪和行为。

另外,家人的支持非常重要。亲友万万不能简单粗暴地对待病人,像“如果不好好活,那就去死”之类的话,相当于在想跳楼的人背后推了一把。所以,亲友们应多说:“这些病很常见,我们一直陪着你,你会好得很快。”这些话在一定程度上能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当然,如果介绍一些顺利治愈的例子,会增强患者对治疗的信心。

如果诊断为中重度抑郁,即出现了吃不香睡不好,易疲乏,体重急剧下降等症状时,就必须用药了。临床上常用的抗抑郁药共三类。一种是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这是临床上广泛应用的抗抑郁药,具有疗效好、不良反应少、耐受性好和服用方便等特点。其中的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西酞普兰并称为“抗抑郁药的五朵金花”。

第二种是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这类药物不良反应少,起效快,还适用于广泛性焦虑障碍、社交焦虑障碍和惊恐障碍等焦虑障碍。另外,临床上还可能用到一些国外的天然植物药,如德国的圣·约翰草。

用药不仅要根据症状轻重,还需根据对象进行调整。像儿童和老年人,一个器官尚未成熟,一个器官已经衰老,用中医的说法就是“解毒能力差”。所以,用药时首先要选用安全性较高的药物,另外,剂量也要相应减少。

最后,切忌“见好就收”。一般来说,如果是初次发病,那么药物在服用2—3周后开始起效,6—8周后则可以让患者恢复到正常的情绪状态,这两个月为治疗期,之后要继续服药6—12个月来巩固疗效。这样治疗一年后,如果病情一直稳定,就可停药。但若治疗结束后病情再次复发,那么就算第二次治疗,而巩固期需要2—3年。如果发作3次或3次以上的患者,就要终身服药,每天服用一片药,不能间断和漏服。

上一篇 压力会破坏你的身体系统下一篇 老年人不能一味吃素

实时推荐

脑球生活网 公交路线 列车时刻表 家常菜谱
Copyright©2012-2024 闽ICP备1101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