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球

北京
更多
天气| 公交车| 火车| 汽车| 旅游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资讯 >> 心理健康 >> 文章详情

上一篇下一篇

教你如何对待最讨厌的人?

向最讨厌的人学习

讨厌,很感性;学习,很理性。

《论语》说:“苟志于仁矣,无恶也。”不觉得别人讨厌是修身,向讨厌的人学习是修行。

教你如何对待最讨厌的人?

明星、公众人物、名人、15分钟名人、博出位者,被“明恋”的同时,也被另一部分人“暗厌”。当信息量和信号的强度变得超出需求时,就会一看都烦、一听就笑。但讨厌的对象身上,也有你欠缺的正面品质。他们是这个时代的标尺,检阅着你的宽容、气度和自信。

此外,职场之间、阶层之间、城市之间、国家之间,“讨厌模式”正在妨碍社会的进步。竞争对手的进取心、上行阶层的发展路径、所讨厌城市的活力、所讨厌国家的成功营销、山寨产品的野蛮创新,你不能视而不见。

讨厌是刹车,学习是踩油门;讨厌只是一种姿态标榜和心理平衡术,学习则使人进步。学习最讨厌的人,学习其寸之所长,学习其闪光点,有助于自我前行。向最讨厌的人学习,也是学习型社会的应有之义。

如何对待最讨厌的人?

最讨厌的人是世界的另一个我。如何对待最讨厌的人形成一种新的人际关系学,它既是关于自身的心灵学,也是关于他人的哲学思考,还是社会学意义的助推器、动力阀。

人的身上有两条虫:一条是可怜虫、一条是讨厌虫。可怜虫发作的时候带来怜悯,讨厌虫发作的时候带来反感和不喜欢。谚语说了上句: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它缺了下句:讨厌的人必有可学之处。

对讨厌机制的研究,心理学家说:“当我们讨厌某个人时,往往因为对方身上拥有和我们相同的缺点。”对方将我们的缺点暴露出来,所以我们也将讨厌他的情绪表达出来。这是讨厌发生的秘密。

管理学大师德鲁克推翻了前人的经验,即优秀领导人身上一定具备卓越的品质,类似于“成功管理者的十大优点”云云。坚毅、勇敢、不屈不挠、决断力、情商高、沟通力、抗压力等美好词汇简直是领导人的化身,人们也一直这样认为,为什么对方是上司和老板,而自己是下属和打工者,是因为领导人身上具备自己所不具备的优良品质。错!德鲁克的研究发现,那些所谓全能类型的人,实在是太难找了,有个别虽然符合条件,表现出来却是工作效益极低。德鲁克发现卓越领导者之间的差别,就跟医生、教师和小提琴家等其他职业一样,有不同的类型,唯一的相同点是他们常常不具备赞美之词所描述的那样与众不同。

完美的化身是不存在的,人们必须面对与他人的种种不适。

讨厌:一种未被改良的社会情绪

传播技术的发展与媒介社会的来临,不可避免地将人群按传播价值分级:最值得传播的群体、可传播的群体和受众群体。前两者在后者身上所造成的作用是“信号的放大”,当信息量和信号的强度变得超出人们的需求时,这个人就会变得“讨厌”了,看着都烦、可笑。

明星、公众人物、名人、15分钟名人、力图博出位者,或多或少,在被一部分人“明恋”的同时,也被另一部分人“暗厌”。赫伯特·斯宾塞在《社会静力学》一书中描述说:“每个人的自由只受一切人同样自由的限制。”这是他的“第一原理”。幸福的标准难以确定,就要寻找其他途径来间接的寻求。讨厌作为一种负情绪,受到媒体的暗示之后,便被释放出来,人们以自我为转播载体来对抗大众媒体的传播与表示不屑,以此寻求一种信息交流的自由。

值得注意的是,阶层与阶层之间的“讨厌模式”正在妨碍社会的进步。犹太人说过:“即便你是穷人,也应该站在富人堆里。”但当阶层逐渐清晰之后,优裕阶层在社会资源的分配和获取中,占有绝对优势,从而自发地使阶层趋向稳固,阶层之间的流动变得漫长而困难,富二代形成之后,在教育、职业、城市的选择上,中下阶层面临更难进入主流社会的问题。所以,为富人代言的房地产商任志强会成为买不起房者最讨厌的人,穷人经济学家茅于轼则被指以道德代替经济学。每个阶层都有自己的利益诉求者和代言人,他们之间也相互讨厌,而没有采用学习的心态了解对方,倾听对方。

在民族主义者与全球化的背景之间,也存在这样一种非理性的态度,最明显的例子是北京奥运会传递火炬期间,中国民众对法国人的不满,原因在于火炬传递在法国的受阻,从而引发中国人在北京抵制法国企业家乐福的一幕。这是典型的“互厌型”,它发生在中国人与法国人之间,甚至是国家级的事件。

除此之外,价值观、生活方式、认同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行为模式。细数身边,总会有最讨厌的人存在。豆瓣网上有人建立了个小组,名字叫“我讨厌 XX”,小组的介绍很好玩,说:“把你讨厌的生物/事物说出来,我们一起唾弃他/她/它”,创建者幽默的补充一句:“为了,为了扩大阴暗面,聚集怨气”。人们在上面抒发着对明星、电视台、杀毒软件、聚会、商场活动、冬季长跑、堵车、星座等日常事件、人选及话题的讨厌之情。这个小小的讨厌者联盟,成为发泄负面能量的窗口。

就连传播学巨擘麦克卢汉也坦承,他曾受到讨厌的困挠:“有许多年,直到我写《机械新娘》,我对一切新环境都抱着极端的道德判断的态度。我讨厌机器,厌恶城市,把工业革命与原罪划上等号,把大众传媒与堕落划上等号。简言之,我几乎拒斥现代生活的一切部分。”但后来,他将这种负面情绪转化为学术研究的动力,他说:“但是我逐渐感觉到这种态度是多么的无益无用。”他开始意识到20世纪的艺术家(济慈,庞德,乔伊斯,艾略特等人)发现了一种迥然不同的方法,这个方法建立在认识过程和创造过程合而为一的基础上。他意识到,艺术创作是普通经验的回放(playback)——从垃圾到宝贝。“我不再担任卫道士,而是成了小学生。”麦克卢汉最后说。

从讨厌模式切换到学习模式

在没有氧气的地方,厌氧菌就会横行。学习就是给氧和杀菌。

刘索拉有一本书叫《活着就是为了寻找同类》,这是艺术家的表达方式。活着绝不是为了讨厌异己,罗素说:“参差多态是幸福的本源。”有评论家说:最讨厌的人是世界的另一个我。此话不假,最讨厌的人的优点是有待发现的幽灵。

有个著名的禅宗公案是讲苏东坡和佛印禅师,苏东坡问佛印禅师看他像谁,佛印说看他像佛,苏东坡则讥笑道:我看你像一堆牛粪。佛印不语。苏东坡高兴地回家说给苏小妹听,苏小妹说:哥哥,你这次又输了,你看别人是什么,你自己就是什么,你的看法是内心的投射。讨厌是一种感性的说法,如果我们理性地看待,几乎最讨厌的人身上都有值得学习之处。人们的普遍应激反应是同情弱者、讨厌强者。强大者必有讨厌之处,最讨厌的对象往往是因为强大而“获罪”。美国哲人爱默生讲了一句话,他说:“所有的英雄最后都令人讨厌。”人们用讨厌的模式来取得某种平衡和平等,从而适应“强者生存”的达尔文生态环境。

抛开这一点不说,将社会视为一个有机整体的话,最讨厌的人只是少数派,他们的存在具有清道夫的功能,能够让人看清楚存在与不足。从讨厌模式切换到学习模式,是对待周遭事物最好的方式。

在异己和类己之间,异己最容易成为最讨厌的人。无论是国家、城市还是个人,观念的不同很容易造成分歧、谩骂与讨厌。如何对待异类分子,是宽容、借鉴、欣赏、接纳,还是怀有偏见?这绝非是成功学的选择,而是基于一种心智的成熟。

尼采这样说:“如果我们不能胜任善,善就令我们讨厌。”他解决了一个哲学问题,我们讨厌的对象,是我们所不能胜任的事物,哪怕它是善。如果我们不能胜任学习,学习也会令我们讨厌。之所以有最讨厌的人存在,因为那也是个我们不能胜任的人。没有任何道理不去学习他。

伯特兰·罗素评述尼采时则说:“我讨厌尼采,因为他喜欢冥想痛苦,因为他把自负上升为一种义务!”但这并未影响罗素对尼采的学习,他甚至是因为无法做到像尼采那样冥想痛苦、把自负上升为一种义务而懊恼。

想想我们身处的娱乐环境,郭敬明、宋祖德、陈凯歌、杨二……总之,列出来会是新浪名人博客的一长串单子,会在“最讨厌的人评选”中都有点击量,摒弃世俗的眼光,心平气和地思考,他们真的一无是处?恰恰相反,他们的许多能力、努力、耐力倒真值得我们学习。学无定规。那些走在时代前列的人,开启的是学习模式。可人们也会担心,“我终于变成我所讨厌的人”,这种风险也是存在的,因此有人打趣道:“当你变成你所讨厌的人时,你就成功了。”讨厌是刹车,学习是踩油门,在经济提速的历史快车道,讨厌使人清醒;而在如今金融危机的滞速车道中,学习则使人进步。

没有人可以取悦所有人,最讨厌的人也是相对的概念。记住一句有用的话:“请你最讨厌的人吃饭,而不是请你最喜欢的人。”

中国讨厌or争议榜

很多人讨厌他, 很多人喜欢他, 而讨厌他的人和喜欢他的人都很难说得清为什么, 也因此他们跻身于最富争议的排行榜之列。 但这一切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这个宇宙存在着一种法则:

你喜欢的人很快就会消失不见,而你讨厌的人则拥有一种神秘的能量,你越是讨厌他,他就越会在你面前出现。

争议人物

章子怡

热议点:刚评出来的“90后最讨厌明星榜”,章子怡第一,范冰冰第二。

讨厌指数:★★★☆☆

学习指数:★★★★★

讨厌她成名太快、太顺,是个大制作都少不了她;讨厌她说自己“长得挺漂亮,又是单身,男人不可能对我没兴趣”;讨厌她戴着明晃晃的订婚钻戒去传火炬;讨厌她甚至不需要理由,就是讨厌……王朔算客气的,说小姑娘少年得志,不甩大家,得罪了媒体,大众则是被媒体操纵;当然,主要还是东西不行。

余秋雨

热议点:2008年,他最受争议的两件事,一是“含泪劝告灾民”,一是“勉为其难,当当大师”。

讨厌指数:★★★★☆

学习指数:★★★☆☆

在文化界,恐怕再也找不到一个人像余秋雨这样长期“饱受争议”了(嗯,郭敬明不算,他是娱乐界的)。他自己分析备受争议的原因,在于“成功”。确实,如果看到过地方官员对他如何顶礼膜拜,就不能否认他确实是现代文化人中活得最滋润的那几个之一。

郭敬明

热议点:他和谢亚龙、陈凯歌同时入选网友评出的“十大恶心人物”。

讨厌指数:★★★★★

学习指数:★★★☆☆

章子怡、范冰冰还只是令人讨厌,郭敬明则是令人“恶心”,他入选网友评出的“十大恶心人物”,理由是:死不认错一“抄袭犯”,擅长涂脂抹粉就可以进军娱乐圈吗?虽然《纽约时报》说他是中国“最成功的作家”,他自己也说终将在文学史占据一席之地,但他真的还是进娱乐圈比较合适,《纽约时报》不也说他是偶像作家嘛。

任志强

热议点:一开口就惹民愤

讨厌指数:★★★★☆

学习指数:★★★★☆

如果要按界别评选最受争议人物,在房地产界任志强还真的无人能敌。他抛出的“房地产就该暴利”、“房地产开发商只替富人建房”、“穷人富人分区论”等言论,屡屡因为触及望房兴叹的普通民众敏感而又脆弱的神经,成为攻击的标靶。尽管任志强曾辩解说自己的言论被媒体断章取义,但没办法,像他这样敢豁出去说的商人毕竟还是太少了。

宗庆后

热议点:偷税和绿卡丑闻曝光

讨厌指数:★★★★☆

学习指数:★★☆☆☆

偷税近3亿元、持有美国绿卡9年之久,2008年曝出的关于宗庆后的两宗丑闻让视他为民族英雄的人大跌眼镜。在与达能的斗法中,宗庆后本人是刻意以民族英雄的形象出现的,称自己出尔反尔与达能抗争,目的是为了维护民族工业和民族利益;而偷税和绿卡丑闻曝光,他的理解是达能蓄意所为。偷税总是事实,而一边拿着美国绿卡一边讲民族大义,底气毕竟不足。

黄健翔

热议点:因爆料隐私而成被告

讨厌指数:★★★☆☆

学习指数:★★★★☆

黄健翔成了被告,有媒体立刻整理出关于他的十大争议事件,排第一的,当然就是“激情解说三分钟”。只是,激情解说还可以理解为血性使然,让人们为他因此离开央视而惋惜;但他后来的表现,比如他和女记者对骂、爆料杜伊搞大了央视女记者的肚子,却更像个惹是生非的娱乐人物。这些所谓直言也最终为他自己带来了麻烦。

王石

热议点:地震认捐门

讨厌指数:★★★★★

学习指数:★★★★★

王石说慈善活动应该是常态,而不应成为负担;万科企业要求职工捐款每次以十元为限——这话在平时说说没问题,但在“5·12”汶川大地震死伤惨重、举国哀恸的情况下说,就显得相当冷血了,这使得之前形象良好的王石以及万科企业声誉一落千丈,王石还得了个“王十块”的绰号。王石后来自我检讨说,自己已经快60岁了,行事还是很青涩。

谢国忠

热议点:建议政府不要救市

讨厌指数:★★★☆☆

学习指数:★★★☆☆

谢国忠是出了名的乌鸦嘴,早在2003年他就开始唱空中国楼市,使他成为一些房地产商和地方政府的眼中钉,比如潘石屹就说“不喜欢谢先生像上帝一样的表达方式”。他之所以引起争议,在于他的商业身份和他刻意保持的独立经济学家形象有所冲突。2008年,已经脱离商业身份的他建议政府不要救市,对于处在水深火热的股民来说,这话实在太不中听。

范跑跑

热议点:范跑跑再就业

讨厌指数:★★★★☆

学习指数:★★☆☆☆

如果没有汶川大地震,范美忠不会“一举成名”,并得到“范跑跑”这个恶名。在地震发生时抛下学生自行逃命确实算不上卑鄙,而事后他对自己行为理直气壮的辩解,才是引起众怒的导火索:“我是真小人,你们是伪君子。”时隔半年多,关于他的再上岗问题,仍然引起巨大争议,拟聘请他的校方也以“对社会争议准备不足”为由无限期推迟了对他的聘用。

宋祖德

热议点:诽谤谢晋

讨厌指数:★★★★☆

学习指数:★★☆☆☆

一方面宋祖德被网友称为“脑残宋”、“大嘴宋”;一方面又因能曝料屡得媒体青睐。他在谢晋导演去世不久就声称谢晋的死因是酒后乱性,更表示谢晋与刘晓庆有一私生子在国外。面对宋的种种积习与表现,媒体只有感叹其从一位诗歌爱好者到增高商人、娱乐乌鸦的转变。从他那里看到的都是“礼崩乐坏”,而他自己也是“礼崩乐坏”的明证。

争议品牌

沃尔玛

热议点:商业模式

讨厌指数:★★★☆☆

学习指数:★★★★☆

沃尔玛已经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商业零售企业,它成为了反对美国、反对资本主义、反对全球化的靶子。人们对沃尔玛的反感之处在于,沃尔玛以其巨大的身量对传统小商业形态近乎灭绝式的侵略性,沃尔玛周围方圆几公里“寸草不生”。但同时,你也不得不承认,大卖场的确是最有效率的城市商业形态。

而在中国,反对沃尔玛的声音似乎并没有反对家乐福的声音更大。

微软

热议点:微软黑屏

讨厌指数:★★★★☆

学习指数:★★★★☆

所有反对微软的人,都会说这是一个邪恶的帝国。这种似乎只会在《星球大战》等科幻电影里才会出现的负面词汇,自从视窗独霸市场之后就一直跟随着微软。

微软代表着智力资本的胜利,代表着知识产权的力量,代表着赢者通吃的丛林法则,而这一切都是资本主义、全球化的精神核心。因此,在某种语境里,反对微软就意味着弱小者对霸权的反抗,意味着自由市场和垄断思想的较量,意味着重整后殖民主义时代的生产关系。在不同的语境、不同的角度上,微软和反对微软都代表着不同的政治正确性。

星巴克

热议点:星巴克在中国

讨厌指数:★★★☆☆

学习指数:★★★★☆

虽然有很多关于星巴克的戏谑说法,而且“星巴克作派”已经变得恶俗化,但它依然是中国很多写字楼白领的最佳选择。

星巴克在中国的问题是,它既不能像肯德基那样放下架子直接做“中国人的快餐”,也不能像国外的星巴克一样坚持做廉价的快速消费品。它就在文化和商品之间晃荡,在矜持和平民之间摇摆。所以,在故宫里开店成了它的错误,招来一片莫名其妙的骂声;但在它被清退出局之后,原址开张的依然是咖啡店,只不过招牌上不再是绿色的披发女人。

湖南卫视

热议点:节目创新

讨厌指数:★★★☆☆

学习指数:★★★★☆

对湖南卫视的所有恶评无非集中于两点:低俗和抄袭。而在喜爱者看来,同样的表现则被解释为草根和本土化的娱乐。

从超女到快男,从《还珠格格》到《丑女无敌》,湖南卫视风格鲜明的娱乐方式不能不说是中国电视界的一大特色。它是搅局者,在沉闷古板的中国电视阵营中第一个树立娱乐化的大旗。它同时也是引领者,从真人秀到选秀,它在中国掀起了疯狂的潮流。

无论你是喜欢它还是讨厌它,在提到中国电视乃至中国社会娱乐风潮的时候,你都绕不开“芒果电视台”——湖南卫视。

少林寺

热议点:少林寺“开店”

讨厌指数:★★★☆☆

学习指数:★★★★☆

在很多人的眼里,寺庙应该是一个清修而不问世事的地方,但少林寺是我国的所有宗教场所中新闻曝光度最大的一处,它似乎更像一个公司。反对者认为少林寺已经不再纯粹,而是变成了以文化赚钱的工具。支持者则认为少林寺在用商业活动来推广传统文化。无论争论如何,现实是少林寺没投身商海之前,以“少林寺”出现的商业活动并不少见,少林寺开动之后,那些伪冒的少林寺倒是少了很多。

是耶,非耶?禅本来就是不可说的东西。

百富榜

热议点:数据真实和权威性

讨厌指数:★★★☆☆

学习指数:★★★★☆

胡润从制作福布斯富豪榜开始,到后来自创的百富榜,一直都以摆中国企业家上台为乐。屡屡有上榜的企业家出事,百富榜因此又称杀猪榜。

这位浸淫中国企业界已久的英国人深知中国企业和企业家的明暗规则,也正因为如此,他的这个榜因其数据真实和权威性屡受争议。但在财富信息不透明的当下中国,能有一份如此的榜单,能够大略看出财富的流向和行业情况,百富榜也算有它一用。

狗仔队

热议点:遍地八卦

讨厌指数:★★★★☆

学习指数:★★☆☆☆

狗仔队是一个极度负面的专有名词,从明星到大众都对狗仔队一致唾弃。但人人喊打,老鼠不仅没有消失,反而生生不息,这实际上是自打耳光式的尴尬局面。如果大众讨厌狗仔队,那八卦报刊电视是谁在购买、观看?如果明星憎恶狗仔队,那又是谁和娱记们暗通款曲?

狗仔队的道德污点,实际上是现代传媒社会的污点。狗仔队日益工具化,成为明星和大众之间心照不宣的一个过墙梯,只不过看谁先过墙,谁又先抽梯而已。

百度

热议点:商业与公正

讨厌指数:★★★☆☆

学习指数:★★★★☆

百度初创时一度被指为模仿谷歌。其实,中国互联网初创时期,哪个网站不是模仿国外成名网站,只不过后来慢慢走出自己的路子。百度也不例外,从贴吧到知道,百度开始有了自己的东西,也因此成为中文搜索引擎的老大。

从竞价排名到音乐版权,百度面临的指责有关公众信息的商业化问题,如何在商业和道德之间作出最优选择。百度的尴尬不仅是所有搜索引擎都要面临的尴尬,还代表着中国当前的信息使用法度的含糊不清。

争议城市

上海

热议点:排外

讨厌指数:★★★☆☆

学习指数:★★★★☆

在汉语语境里,“我们上海人”远比“我们北京人”、“我们广州人”以及随便“我们XX人”都要感情强烈得多。

上海人比中国任何城市人都有更浓厚的自我认同意识,这是上海人的优点,同时也被其他地区人诟病。上海人有这个资本自视甚高:新天地的全国拷贝是上海商业文化输出的标志,而国际化大都市的称号则是上海引入海外商业文化的构想。

上海有趋贵的天性,也有细腻的手段。如果中国所有城市都是同事,那上海就是公司里最上进的职员,也是旁人眼里最讨厌的同事。

广州

热议点:吃

讨厌指数:★★★☆☆

学习指数:★★★★☆

广州的毁誉来自两方面:治安和食物。这和上海刚好相反,对上海的恶评大多来自精神层面,对广州的恶评则完全是物质层面的。

没有人关心广州人想什么,所有人都在看广州人吃什么。果子狸、穿山甲、猫、蛇、鼠、河豚、虫子……广州人都吃过,这成了广州的原罪。

广东方式是典型的野蛮生长、无逻辑的变奏,一切为了实用,一切为了生活。在这种看似放任的自由中,蕴含着市场的原始动力,造就了改革开发的先头阵地,到后来自然也招致着广州和广东的被妖魔化。

上一篇 便前洗手更能杜绝细菌感染?下一篇 宝宝夜里咳嗽呕吐 宝宝咳嗽呕吐

实时推荐

脑球生活网 公交路线 列车时刻表 家常菜谱
Copyright©2012-2024 闽ICP备1101815